中文

English

尊龙凯时人生就博:外泌体PWAR6作为CRC肝转移的新靶点研究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   信息来源:赵剑玉

2024年12月18日,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蔡国响教授团队在《Journal of Hematology & Oncology》期刊(影响因子=295)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,标题为“myCAF衍生的外泌体PWAR6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谷氨酰胺可用性及NK细胞功能,加速CRC肝转移”。该研究揭示了肌成纤维细胞(myCAFs)衍生的外泌体LncRNA PWAR6的作用机制,指出其可调节肿瘤微环境(TME)中谷氨酰胺的可用性,并通过影响谷氨酰胺代谢和NK细胞功能来加速结直肠癌(CRC)肝转移。从而,靶向抑制PWAR6并结合FAPI治疗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有效减少肝转移的潜力,为CRC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可能性。本研究得到了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支持,汉恒生物为研究提供了HA-ubiquitin、Myc-NRF2和Flag-Keap1等过表达质粒。

尊龙凯时人生就博:外泌体PWAR6作为CRC肝转移的新靶点研究

### 研究成果

1. myCAFs增强CRC细胞干性并促进迁移
为了探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(CAFs)在CRC中的作用,研究团队利用GSE166555和GSE178318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分析,发现CAFs在肝转移结直肠癌(CRLM)患者中显著增多。myCAFs在CRLM中表现出明显升高,而炎性CAFs(iCAFs)与抗原呈递CAFs(apCAFs)的变化不显著。研究建立了myCAF评分,以评估RNA-seq数据中的myCAFs水平,结果表明高评分患者的结直肠癌多处于III期和IV期, Kaplan-Meier分析则显示myCAF评分提高与患者预后差显著相关。

2. myCAF衍生的外泌体PWAR6促进CRC的干性和转移
外泌体作为myCAFs与TME其他组分的主要通讯载体,研究中通过细胞共培养系统探索其对CRC细胞干性和迁移的影响。以外泌体抑制剂GW4869处理后,CRC细胞的迁移速度和干性显著逆转,提示myCAFs通过外泌体促进了CRC细胞的转移。进一步分析发现,myCAF-Exo中的lncRNA PWAR6显著上调,其表达在CAFs、myCAF-Exo和CRC组织中均增加,而在CRC细胞系和健康肠上皮细胞系中无显著差异。

3. exo-PWAR6在CR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
通过应用68Ga-FAPI-PET成像技术,研究团队对不同患者的组织病理样本分析PWAR6水平,发现SUVmax值升高的患者PWAR6表达显著增加。同时,CRLM患者PWAR6表达最高,与生存期存在显著相关性,PWAR6高表达被认为是总生存期的独立不良预测因子。

4. myCAF来源的exo-PWAR6通过上调SLC38A2增强CRC细胞的谷氨酰胺摄取
代谢组学分析显示,myCAFs与正常肝组织间的谷氨酰胺代谢途径明显不同。与myCAFs共培养的CRC细胞在谷氨酰胺摄取和相关代谢物水平上显著增加,同时发现SLC38A2与PWAR6的表达密切相关,表明myCAF衍生的外泌体PWAR6通过调节SLC38A2促进CRC细胞的谷氨酰胺摄取。

5. PWAR6阻断NRF2泛素化和降解
研究揭示PWAR6如何通过与NRF2结合,减少其泛素化,进而调节NRF2的表达。在PWAR6抑制或过表达时,NRF2的相应变化也随之发生,进一步验证了PWAR6对NRF2稳定性的重要影响。

6. NRF2通过转录调节SLC38A2促进CRC细胞对谷氨酰胺的摄取
切实验证了NRF2作为转录因子调控SLC38A2的能力,发现其与CRC进展呈正相关。NRF2敲低处理可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与转移。

7. PWAR6介导NK细胞谷氨酰胺缺乏促进肿瘤免疫逃逸
研究发现PWAR6的上调导致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,进而影响NK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,实现了CRC细胞与NK细胞间的“代谢竞争”。此发现有助于理解CRC如何逃避免疫监视。

8. PWAR6是CRC的潜在治疗靶点
基于PWAR6在CRC中的关键作用,研究评估了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。尾静脉注射针对PWAR6的抑制剂ASO-PWAR6显著减轻了肿瘤负担,结合FAPI治疗显示出更显著的疗效,这表明PWAR6可能是CRC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。

总结而言,本研究首次揭示了myCAF衍生的外泌体PWAR6在促进CRC细胞干性、迁移及谷氨酰胺代谢方面的重要作用,通过增强SLC38A2的表达及谷氨酰胺摄取,暴露了PWAR6作为结直肠癌免疫逃逸机制的关键角色,同时为开发针对CRC的新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,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。